多元藝術平台
M+
M+位於西九文化區,是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。M+藏品是跨領域的視覺文化,涵蓋設計及建築、流動影像及視覺藝術等範疇,作品來自香港、中國內地、亞洲其他地區以至全世界,也是世界上最豐富的中國當代藝術藏品,由1,510件作品組成,分別出自324位藝術家的手筆,紀錄了自1972至2012年40年間,中國藝術的風格、主題和相關發展。
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
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位於西九文化區,以推動公眾對中國藝術、文化的研究和欣賞為目標,藉嶄新的策展手法,展示九百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,絕大部分珍藏瑰寶更是首次在香港公開亮相。博物館設有故宮學堂、多媒體設施、互動裝置及餐飲休憩空間,為大家帶來獨一無二的文化體驗。
香港藝術館
香港藝術館位於尖沙咀, 成立於1962年,是香港第一所公營美術館,守護超過19,500套藝術珍品,反映了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文化系譜與承傳。在策展上,我們比照古今、中西、本地以至國際,演繹多元萬象的藝術世界,期望以香港視點提供新的角度欣賞傳統,開拓新的體驗和文化涵養,讓藝術連結生活。
香港文化博物館
博物館位於沙田,設有12個展覽館,陳列面積達7,500平方米。6個常設展覽包括瞧潮香港60+、金庸館、粵劇文物館、徐展堂中國藝術館、趙少昂藝術館及兒童探知館。專題展覽館在不同時間推出多元化的展覽主題,以提高參觀者對文化藝術的興趣。
高山劇場
高山劇場位於紅磡,於1983年落成啟用,設有3,000個座位,是粵劇專用場地,設施演藝廳、展覽廳、活動室、排演室及排唱室等,亦設有天台綠化帶和粵劇紀念品店等。是文化藝術表演匯聚之地,也是舉行社區活動的理想場地。
香港藝術中心
香港藝術中心位於灣仔,一直是培育和支持藝術家、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的平台,舉辦不同藝術學科的課程,如視覺藝術、表演藝術、動態影像、媒體藝術、漫畫、動畫、藝術教育、講座論壇、公共藝術、藝術節和社區藝術。 HKAC以激發本地和國際藝術界的創造力為願景,專注於藝術發展的五個關鍵領域,包括全球藝術探索、社區參與、多元化之聲、藝術賦權和藝術為生活。
香港電影資料館
香港電影資料館位於西灣河,設有小型電影院、展覽廳、資源中心、藏品庫及修復工作室。藏品主要來自業界及公眾的捐贈,讓公眾認識香港電影及歷史文化。影館定期舉辦電影放映、展覽、座談會等活動,並出版專題書籍。
香港視覺藝術中心
香港視覺中心位於港島中半出區,由昔日英軍營房「卡素樓」改建而成,外牆由紅磚建成,配合灰泥粉刷。東西兩側原是開放式拱形柱廊,屬愛德華古典復興風格,現時為一級歷史建築。藝術中心是一個開放、多向、着重藝術學習和交流的藝術空間。這裏結合專門設備、展覽空間及充滿活力的創作環境,對藝術感興趣的大眾,都可以在這裏獲得藝術的養分及創作的機會。
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
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位於薄扶林,原稱為馮平山博物館,創立於一九五三年,前身原為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,博物館收藏許多中國文物與藝術品,以陶瓷最受矚目,包括有:唐青花三足水盂;宋代的瓷器定窯、磁州窯;明清兩代的單色釉和彩瓷;商代和西周的青銅禮器;東周至宋代的銅鏡;元代景教十字銅牌收藏量更是世界之冠。除此之外,館藏還有一小部份的玉石木雕、明代以降的水墨畫及當代中國油畫。
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
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位於沙田,是中國最佳大學博物館之一,擁有春秋晚期青銅大鑑、北周石刻四面造像碑、元青花蓮池圖大盤及清乾隆款彩壽慶人物六曲漆屏風等重要藏,古代印章與宜興紫砂藏品尤為充實,甚至可媲美國家級及世界級博物館所藏,透過藏品可了解古代藝術、科技、製作工藝、書畫家生平以及文化交流等信息。
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
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位於石硤尾,幢由「山寨廠」(指香港上世紀六、七十年代家庭式輕工業工廠)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而成的藝術村,有超過100個不同類型的駐場藝術家及團體,進行繪畫、雕塑、陶藝、玻璃藝術、版畫、裝置、攝影、錄像、音樂、舞蹈及戲劇等活動。這裡會定期舉辦藝術作品巿集、手工巿集、展覽、導覽團,以及每年12月的「JCCAC 藝術節」等。來港時,記得留意一下有甚麼節目。